耐磨板加熱的固溶處理溫度和保溫時間確定的根據?
由于耐磨板導熱性能低,熱膨脹系數大,鑄態組織中大量的網狀碳化物存在,加熱時很容易因應力而開裂。如鑄件結構復雜,同一鑄件壁厚相差懸殊,鑄件本身存在不小的鑄造應力,在加熱時,熱應力和鑄造應力疊加,會使鑄件產生裂紋,故要注意鑄件的入爐溫度和加熱速度。
固溶處理溫度和保溫時間確定的根據為:碳化物充分分解,分解產物―碳和合金元素固溶人奧氏體,在奧氏體中碳元素擴散及合金元素擴散得到成分盡可能均勻的合金化奧氏體。Mn等系過熱敏感性元素,溫度過高,奧氏體晶粒長大,出現過熱組織。故固溶溫度也不能過高,防止過熱組織出現。
對普通耐磨板而言,碳化物為(Fe·Mn ) 3C , Mn是弱碳化物形成元素,它和碳的結合力較弱,容易分解。在奧氏體成分均勻化過程中,C、Mn之間牽制力較弱,擴散速度較高。 Mn元素擴散速度仍低于碳元素。加熱到1000°C ( Fe即可全部分解)。為了加速分解、溶解和擴散,促進成分均勻化,固溶溫度定為1050一1100°C已足夠了。當溫度超過1050°C奧氏體晶粒已開始長大,當溫度達112°C奧氏體晶粒明顯長大,溫度>1150°C晶粒粗大,出現過熱組織,耐磨板的韌性和耐磨性明顯降低。普通耐磨板固溶溫度不允許超過1100°C 。所以含有其它碳化物形成元素的耐磨板固溶溫度比普通耐磨板提高30一50°C即可,即1100一1150°C 。保留少量晶界孤立特殊碳化物存在,還能阻止奧氏體晶粒長大。
nm500耐磨板
耐磨板保溫時間要考慮的因素是:鑄件壁厚、固溶處理溫度,耐磨板的化學成分、鑄件結構特點等。鑄件壁越厚,保溫時間越長,經驗數據是每25mm保溫1h。使用經驗數據時還得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調整,如普通耐磨板中含量高,碳化物既多且粗,保溫時間應適當延長。耐磨板中含有M、V、Ti等合金元素,這些特殊碳化物溶解困難,合金元素擴散速度慢,保溫時間也得適當延長。